“化石—換個角度看山水” 第九屆全國化石愛好者大會在桂林召開!
2021-07-19 18:52:13 來源:化石網 評論:0 點擊:
化石—換個角度看山水第九屆全國化石愛好者大會在桂林召開7月16日,以化石——換個角度看山水為主題的第九屆全國化石愛好者大會在廣西桂林市開幕,中國科學院院士、古生物專家、科普專家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化石愛
“化石—換個角度看山水”

第九屆全國化石愛好者大會在桂林召開
7月16日,以“化石——換個角度看山水”為主題的第九屆全國化石愛好者大會在廣西桂林市開幕,中國科學院院士、古生物專家、科普專家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化石愛好者等近二百人參加此次大會。
全國化石愛好者大會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主辦,是依托化石網開展的全國性化石愛好者交流系列活動。自2006年至今,全國化石愛好者大會已經走過八屆,從南京、北京、常州、和政、郴州,直到今天“風景甲天下”的桂林。
參與此次會議的人員有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教育教學委員會委員及代表,來自全國各地近80余個單位和地區的化石愛好者、化石網資深網友,“我身邊的化石”科普創作大賽獲獎代表,以及其他古生物科研、教學、科普、地質調查、收藏等工作者。
化石,是遠古生命的真實記錄,更是一個特別的紐帶,它讓更多的人了解生命起源和演化進程。而化石就在我們身邊,就藏身于我們目之所及的山山水水之中。本屆大會便是以“化石——換個角度看山水”為主題,旨在將山水與地學相結合,從生命演化的角度,在欣賞山水的同時,借助“化石”解讀生命演化的傳奇故事。

主持人 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委員會主任王永棟
大會開幕式由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委員會主任王永棟研究員主持,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黨委副書記張建成、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調研員林昀、桂林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俸文英向與會嘉賓致辭,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袁道先院士、西北大學舒德干院士、桂林市副市長趙奇玲等嘉賓出席大會開幕式并致辭。
作為主辦方,張建成向大家介紹,近年來,該所積極推動高端科研資源科普化,搭建科學家與愛好者充分結合的交流平臺,旨在更好地結合專業知識和社會力量,共同推動地質古生物科學傳播,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瘣酆谜叽髸褪茄芯克破展ぷ鞯闹匾獙嵺`之一。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黨委副書記張建成
林昀表示,全面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就是要在全社會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科學思想,掌握基本科學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識。換個角度看山水,使得廣大古生物愛好者,通過地球和生命演化的進程,理性感悟我是誰、我從哪里來,進而引導我們完成到哪里去的選擇。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調研員林昀
俸文英表示,本次大會以“化石——換個角度看山水”為主題,與桂林的悠久歷史、典型地貌、美麗山水和發展方向十分契合。同時,會議內容豐富、參與廣泛,對搭建化石愛好者之間的溝通、交流、共享學術平臺,拓展學術研究交流范圍有積極促進作用。

桂林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俸文英
在開幕式現場,還播放了著名海洋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同濟大學汪品先院士,以及著名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院士,對全國化石愛好者們發來的熱情洋溢的寄語致辭。
“天目地學杯”第二屆“我身邊的化石”科普創作大賽頒獎是本次大會開幕式的重要環節之一。本屆“我身邊的化石”科普創作大賽由中國古生物學會主辦,由陜西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中國古動物館、河南自然博物館、安徽省地質博物館、遼寧古生物博物館、柳州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重慶自然博物館、深圳古生物博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等國內十一家博物館以及化石網總共十二個分賽區組成,由深圳天目地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贊助;顒庸彩盏阶髌肺灏儆嗉,主要包括視頻類、攝影類、藝術類以及詩歌散文等類型的作品等。經過分賽區選送,總賽區組織專家評審,精心選出六十余件科普作品。在大會的頒獎現場,由中科院院士、古生物專家與科普教育專家等組委頒獎嘉賓,為獲得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的代表進行了頒獎。

大賽特等獎

大賽一等獎

大賽二等獎

大賽杰出組織獎

優秀組織獎
本次大會由院士專家們帶來五場精彩的特邀報告。袁道先院士、舒德干院士、蘭州大學教授孫柏年、成都理工大學教授歐陽輝、封面傳媒-華西都市報首席記者-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獲得者劉建分別作了題為《桂林山水甲天下》、《弘揚化石新文化》、 《化石愛好與古生物教育》、《化石愛好與博物館科普》、《在地球九極探尋生命的過往》的精彩報告。

中國地質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袁道先院士《桂林山水甲天下》

西北大學舒德干院士《弘揚化石新文化》

蘭州大學教授孫柏年《化石愛好與古生物教育》

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委員會副主任歐陽輝《化石愛好與博物館科普》

封面傳媒-華西都市報首席記者、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獲得者劉建《在地球九極探尋生命的過往》
會議當天下午進行了首屆桂林礦物化石隕石寶玉石展覽會開幕暨天目地學博物空間試運營啟動儀式。

隨后,舉行了化石愛好者沙龍,恐龍和古鳥類研究專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研究員、廣西區域地質調查院綜合研究所所長戴昱、化石網資深網友白志君、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鈕科程、微博古生物科普大V江氏小盜龍以及國內知名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分別作了題為《尋找恐龍化石的故事》、《廣西古生物化石最新調查成果展示》、《小白的化石獵人成長記》、《石材,換個角度看化石》、《愛上古生物從化石開始》、《化石數字復原技術中科學思維藝術的表達》的交流沙龍和系列報告。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恐龍和古鳥類研究專家徐星《尋找恐龍化石的故事》

廣西區域地質調查院綜合研究所所長戴昱《廣西古生物化石最新調查成果展示》

化石網資深網友白志君《小白的化石獵人成長記》

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鈕科程《石材,換個角度看化石》

微博古生物科普大V江氏小盜龍《愛上古生物從化石開始》

國內知名復原圖畫師楊定華《化石數字復原技術中科學思維藝術的表達》
此后,與會專家學者和化石愛好者們饒有興趣地參觀了新開放的首屆桂林礦物化石隕石寶玉石展覽會以及新落成的天目地學博物空間。

天目地學空間參觀
天目集團創辦于1987年,自2012年起,便以“科學、智能、時尚、體驗”為價值導向,以發展地球科學知識、普及教育行業為基本戰略,將地學文化內容與前沿科學技術結合,攜手科學研究者、政府及各方力量,與地學科普教育行業志同道合的機構共同打造共創共贏的發展平臺,并為新時代科學普及教育、良好的生態建設貢獻力量。

天目地學博物空間內也針對本次活動,對“天目地學杯”第二屆“我身邊的化石”科普創作大賽獲獎的優秀作品進行展示。參會者還欣賞了南古·天目地學文創產品展示。

天目地學空間36米海百合墻

觀眾參觀精美礦物標本
本次會議還安排了天目地學博物空間科普研學活動,并赴桂林南邊村開展野外考察。桂林南邊村因為有聞名世界的泥盆系—石炭系國際輔助層型剖面,并含有十分豐富的多門類古生物化石,這是國際上公認的目前世界上所發現的,唯一能夠反映先槽形及毛槽形管刺演化譜系的剖面,對于化石愛好者們來說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實踐機會。


南邊村野外

野外大合影
此次第九屆全國化石愛好者大會由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中國古生物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中國觀賞石協會古生物化石專業委員會指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主辦,化石網與天目地學博物空間合作承辦,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睿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卓謹信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協辦。


大會參會代表合影
文字攥稿| 王 鎧
編輯排版| 潘浩晨
審核校對| 盛 捷
相關熱詞搜索:化石
上一篇:“天目地學杯”第二屆“我身邊的化石”科普創作大賽獲獎名單出爐!
下一篇:好書推薦|從馬的祖先講起,大科學家帶你探索地球生命的奧秘
分享到:
收藏

評論排行
- ·唐永剛:一名純粹的化石獵人(4)
- ·發現17萬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廠...(3)
- ·5000多年前的中國人養什么貓?(3)
- ·譴責《琥珀鑒定與評估》一書的侵權盜圖行為(2)
- ·中國南方發現稀有化石:7000萬年前竊蛋...(2)
- ·隨著智人的演化 非洲東部的環境與技術...(1)
- ·“世界杰出女科學家”張彌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疊系孢粉學研究新進展(1)
- ·60集大型視頻課程《生命的起源與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葉蟲是怎么制作出來的(1)
- ·科普特展《美麗奇妙的雨花石》將于6月9...(1)
- ·沖積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構造(1)
- ·隴原大地上六千萬年前的主宰——恐龍(1)
- ·確認昆蟲與甲殼動物的最早祖先為5.2億年...(1)
- ·由“古羅馬斗獸場的結果是獅子比老虎厲...(1)
- ·《聽化石的故事》后記——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國際巡回展登陸廣...(1)
- ·惠農“化石溝”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