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館大講堂:《恐龍都去哪兒了》
2021-04-26 10:22:44 來源:化石網 評論:0 點擊:
中科館大講堂:《恐龍都去哪兒了》(化石網整理)據掌上科技館:中科館大講堂:《恐龍都去哪兒了》時間:2021年5月5日(周三)10:00-11:30地點:中國科技館一層報告廳題目:《恐龍都去哪兒了》系列:好奇心想象力

中科館大講堂:《恐龍都去哪兒了》
(化石網整理)據掌上科技館:中科館大講堂:《恐龍都去哪兒了》
時間:2021年5月5日(周三)10:00-11:30
地點:中國科技館一層報告廳
題目:《恐龍都去哪兒了》
系列:好奇心想象力系列講座
嘉賓:張玉光(北京自然博物館科學研究部主任、研究員)
嘉賓簡介
張玉光:博士,北京自然博物館科學研究部主任、研究員。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理事、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科普創作協會理事、北京動物學會理事?蒲谐晒麡s獲北京市科學技術(自然科學)一、二、三等獎。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2010)、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創新團隊首席專家(2016)。
主要從事地質古生物學及礦物寶玉石學的科研、科普工作,已出版《中生代王者歸來》《史前動物大百科》《恐龍大百科》《恐龍來襲》《恐龍圖鑒》等多部科普圖書。
活動介紹
長期以來,有關中生代恐龍滅絕的假說眾說紛紜,一再成為古生物學科研、科普的熱點之一。最近20多年全球古生物學的快速發展對這一話題有了新的解讀,尤其是在中國涌現出的大批珍貴化石,成為支持“鳥類的恐龍起源”假說的重要佐證。
本次講座以“鳥類的恐龍起源”為基本觀點,沿著恐龍的演化發展脈絡,講述鳥類作為恐龍的后代,是如何歷經千萬年的演化、繁衍,形成了今天大自然鳥語花香的局面,進而釋疑“恐龍都去哪兒了”的謎題。講座也激發青少年探求自然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認識自然本真所具有的科學素養和精神,從而更加熱愛自然,珍愛生命。
進館聽講參與須知
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要求與我館實際情況,現就“中科館大講堂”現場活動溫馨提示:
1. 活動免費參與(無須購票),但須提前預約成功方可入場。如需取消預約,請在活動前一日17點前發送郵件“取消X月X日中科館大講堂預約+姓名+電話”(郵件標題請按此方式命名)
至zhanlanjiaoyu@cstm.org.cn。講座準時開講,請您安排好時間,按時入場。遲到10分鐘者,謝絕入場。謝謝理解。
2.入館流程:“中科館大講堂”活動當日嚴格執行“入館必檢”措施,所有觀眾按三步入館:第一步:須同時出示預約人身份證及講座預約短信息;第二步:打開微信或支付寶,進入“北京健康寶”小程序,進行現場掃碼,結果顯示“未見異常”后方可入館;第三步:接受安檢及體溫檢測,只有體溫正常才允許入館。
3.聽講期間須全程佩戴口罩,服從工作人員指揮,保持1米以上間隔距離,隔位就坐,避免人員聚集。
4.在館期間,如身體不適,請及時與工作人員聯系。
5.講座安排視區域疫情防控要求可能隨時調整,敬請理解并關注預約手機的短信通知!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中國科學技術館所有。
本次講座部分直播鏈接如下:

相關熱詞搜索:恐龍
上一篇:《開講啦》中國科學院院士、地層古生物學家沈樹忠:探尋生命演化的奧秘
下一篇:央視紀錄片《中國微名片·世界遺產》(第一季)將帶你“云”游到玉溪澄江化石地
分享到:
收藏

評論排行
- ·唐永剛:一名純粹的化石獵人(4)
- ·發現17萬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廠...(3)
- ·5000多年前的中國人養什么貓?(3)
- ·譴責《琥珀鑒定與評估》一書的侵權盜圖行為(2)
- ·中國南方發現稀有化石:7000萬年前竊蛋...(2)
- ·隨著智人的演化 非洲東部的環境與技術...(1)
- ·“世界杰出女科學家”張彌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疊系孢粉學研究新進展(1)
- ·60集大型視頻課程《生命的起源與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葉蟲是怎么制作出來的(1)
- ·科普特展《美麗奇妙的雨花石》將于6月9...(1)
- ·沖積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構造(1)
- ·隴原大地上六千萬年前的主宰——恐龍(1)
- ·確認昆蟲與甲殼動物的最早祖先為5.2億年...(1)
- ·由“古羅馬斗獸場的結果是獅子比老虎厲...(1)
- ·《聽化石的故事》后記——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國際巡回展登陸廣...(1)
- ·惠農“化石溝”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