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氣味能更可靠地預測其繁殖成功率
2015-01-21 16:36:19 來源:化石網 評論:0 點擊:
圖片來源:Cephas Creative Commons 鳥以其視力好見長,而不是它們的嗅覺。但是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它們發出的氣味可能在尋找伴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大部分鳥的氣味來自于尾羽腺的油脂。鳥在梳理羽毛的過程中會
圖片來源:Cephas/Creative Commons
鳥以其視力好見長,而不是它們的嗅覺。但是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它們發出的氣味可能在尋找伴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大部分鳥的氣味來自于尾羽腺的油脂。鳥在梳理羽毛的過程中會用嘴將油脂擦在羽毛上。
為研究不同氣味對選擇配偶產生的影響,研究人員收集了34只黑眼萑(一種在北美很常見的麻雀)尾脂腺油脂的樣本。
之后,他們將通常存在于雄鳥身上的氣味混合物和通常存在于雌鳥身上的氣味混合物放在一起。
根據尾羽腺油脂中混合物的比例,研究人員對鳥類進行了打分。雄性特征的氣味混合物越充足,得分就越高。和得分低的雄性鳥類(沒有能夠存活下來的后代)相比,得分高的雄性鳥類會擁有數量更多的后代(6至7只雛鳥)。這一結果將被發表在10月刊的《動物行為》上。
該研究同時發現,相較于雄性鳥類的大小或翅膀,鳥的氣味能更可靠地預測其繁殖成功率。研究人員還觀察了鳥類的社會性繁殖成功率,或者說雄鳥養育自己后代以及其他雄鳥繁殖后代的能力。稱職的鳥爸爸傾向于擁有更具雄性特征的氣味。
來源:《中國科學報》(段歆涔)2013-08-21
上一篇:為了保護幼鳥小貓頭鷹和啄木鳥“大打出爪”
下一篇:鳥類比喻為自然界的建筑大師
分享到:
收藏

評論排行
- ·唐永剛:一名純粹的化石獵人(4)
- ·發現17萬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廠...(3)
- ·5000多年前的中國人養什么貓?(3)
- ·譴責《琥珀鑒定與評估》一書的侵權盜圖行為(2)
- ·中國南方發現稀有化石:7000萬年前竊蛋...(2)
- ·隨著智人的演化 非洲東部的環境與技術...(1)
- ·“世界杰出女科學家”張彌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疊系孢粉學研究新進展(1)
- ·60集大型視頻課程《生命的起源與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葉蟲是怎么制作出來的(1)
- ·科普特展《美麗奇妙的雨花石》將于6月9...(1)
- ·沖積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構造(1)
- ·隴原大地上六千萬年前的主宰——恐龍(1)
- ·確認昆蟲與甲殼動物的最早祖先為5.2億年...(1)
- ·由“古羅馬斗獸場的結果是獅子比老虎厲...(1)
- ·《聽化石的故事》后記——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國際巡回展登陸廣...(1)
- ·惠農“化石溝”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