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新發現了一種奇特的滄龍 有鯊魚一樣鋒利的切牙
2021-01-28 14:55:17 來源:化石網 評論:0 點擊:
滄龍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似鋸怪齒龍的正模標本,左上頜骨(圖引自Longrich et al , 2021)似鋸怪齒龍的齒系,內側視(A),外側視(B),咬合面視(C)(圖引自Longrich et al , 2021)(化石網整理 作
(化石網整理/作者:南谷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滄龍不是蒼龍!蒼龍也被稱為青龍,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靈獸!而蒼龍級潛艇則是日本現役的潛艇類型。
滄龍是白堊紀晚期海洋的霸主、頂級捕食者,是一類已滅絕的海生蜥蜴。雖然與恐龍一樣,都屬于爬行動物,但滄龍不是恐龍,不屬于恐龍家族!滄龍屬于有鱗目 (Squamata),鱗龍類是身上覆蓋著重疊鱗片的爬行動物。

滄龍場景圖(圖片來自網絡)
滄龍的英文名稱mosasaurus是來自滄龍屬的拉丁文屬名Mosasaurus。1822年,地質學家威廉·科尼比爾(William Conybeare)將發現于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市附近默茲河畔的白堊紀晚期爬行動物頭骨化石命名為Mosasaurus,意為默茲河蜥蜴,由默茲河名的拉丁語Mosa及蜥蜴的拉丁語saurus組合而成。至于為何中文名譯為“滄龍”,尚未考證到出處,也許是用“滄”來表示它們是中生代最后的水中王者,也可能引自于日文?
滄龍的祖先來源于陸地的一種體型較小的蜥蜴,在晚白堊世早期進入溫暖的海水,之后迅速演化,成為了白堊紀晚期的海洋霸主,種類多樣,它們皆屬于有鱗目的滄龍科(Mosasauridae)。滄龍類身體細長,頭大,頸短粗,尾與軀等長,四肢鰭狀,鯊魚狀的尾(垂向),具強壯的顎和尖銳的牙齒,外形類似具有鰭狀肢的鱷魚,身體似現生的巨蜥,體長幾米到十幾米不等。作為頂級捕食者,它們以魚、菊石、瓣鰓類、甚至蛇頸龍等為食。滄龍在白堊紀晚期繁盛于海洋中,化石記錄分布廣泛,尤其是常見于歐洲、美洲、非洲等地的白堊紀晚期海相沉積地層(遺憾的是我國尚無滄龍化石的發現報道,這可能與我國海相白堊紀晚期地層很不發育有關)。位于非洲大陸西北部的摩洛哥,是滄龍化石的主要產地之一,尤其是在摩洛哥北部白堊紀晚期地層中已發現報道了包括滄龍在內的許多海洋脊椎動物化石!

似鋸怪齒龍的正模標本,左上頜骨(圖引自Longrich et al., 2021)
近期,英國巴斯大學Longrich博士等人在國際期刊《白堊紀研究》上在線發表了一篇重要科學論文,他們對產自摩洛哥白堊紀晚期(距今約6千6百萬年)的一塊奇特滄龍化石標本進行了深入研究。

似鋸怪齒龍的齒系,內側視(A),外側視(B),咬合面視(C)(圖引自Longrich et al., 2021)
化石由摩洛哥當地的礦工所發現,為一塊具有鋒利牙齒的海洋怪物的上頜骨,牙齒特化,與已知其它爬行動物的牙齒都不同,齒系似鋸條;a自摩洛哥北部胡里卜蓋(Khouribga)省Oulad Abdoun盆地的Sidi Chennane磷礦區白堊紀晚期地層。當科學家檢查這具標本時,他們被它的獨特牙齒所吸引:這塊上頜骨屬于滄龍類,但它的灰白色牙齒保持極好,外形非常獨特,與現生和已滅絕的爬行動物的牙齒都不同,它的牙齒短小,刀片狀,組合起來似一個鋸齒狀的刀鋒,牙齒結構和頜骨的獨特性狀推測其與殼食性的龍骨齒龍屬(Carinodens)(滄龍科的一個屬,最小的滄龍之一)有親緣關系。這種齒系不僅在滄龍中是奇特的,甚至在四足動物中也未見。

似鋸怪齒龍的頭骨復原圖(圖引自Longrich et al., 2021)
科學家將這個化石命名為滄龍科的一個新屬種—Xenodens calminechari(似鋸怪齒龍)。希臘語xenos(奇怪)和拉丁語dens(牙齒)組成的屬名(Xenodens)意為“奇怪的牙齒”,種名(calminechari)來自阿拉伯語,意為“似鋸”,顯然研究人員是為了強調它的牙齒的獨特性狀。新發現的滄龍,牙齒密集排列,似鋸條或刀狀,使得它有著鯊魚一樣的切片咬合力,對它在海洋中生存起著重要作用。這種滄龍個體不大,推測只有海豚般大小,因此它的敏捷性及鋒利的牙齒是它可以依賴的生存本領。
似鋸怪齒龍生活的白堊紀晚期是滄龍類動物最為繁盛的時期。從古地理而言,摩洛哥當時為熱帶海洋環境,這時期的摩洛哥海洋中生活著多樣的海洋食肉動物,包括滄龍、長頸的蛇頸龍、巨大的海龜及劍齒魚等。其中滄龍類多種多樣,有些滄龍巨大,為深潛食肉動物,似現生的抹香鯨;有的為頂級食肉動物,牙齒巨大,可以長到10米長,似現生的逆戟鯨;有的吃貝殼生物,似現生的海獺。而這個新發現的體型較小的似鋸怪齒龍卻與眾不同!
似鋸怪齒龍的不尋常的牙系似乎賦予了它們一種獨特的狩獵策略,使得它們即可以迅速運動切食,可以從大的獵物身上撕咬下肉片,也可以讓它們到處尋食,甚至吃已經死亡的巨型動物的腐尸。顯然,這種長有鯊魚狀的牙齒,是滄龍類爬行動物的一種新的生存適應策略。

場景復原圖:似鋸怪齒龍食用薄板龍的尸體(圖引自Longrich et al., 2021)
似鋸怪齒龍的發現為研究摩洛哥白堊紀晚期海洋爬行動物的生態系統及多樣性提供了新證據,表明那時那地海洋爬行動物欣欣向榮!雖然極為遺憾,這一繁盛的景象稍后因一個直徑約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而被戛然而止—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使得滄龍徹底消失!
相關熱詞搜索:滄龍
上一篇:印尼蘇拉威西島這幅4萬5500年前的疣豬壁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形藝術品
下一篇:華南甕安地區埃迪卡拉紀陡山沱組首次發現黃鐵礦化的真菌狀微體化石
分享到:
收藏

評論排行
- ·唐永剛:一名純粹的化石獵人(4)
- ·發現17萬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廠...(3)
- ·5000多年前的中國人養什么貓?(3)
- ·譴責《琥珀鑒定與評估》一書的侵權盜圖行為(2)
- ·中國南方發現稀有化石:7000萬年前竊蛋...(2)
- ·隨著智人的演化 非洲東部的環境與技術...(1)
- ·“世界杰出女科學家”張彌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疊系孢粉學研究新進展(1)
- ·60集大型視頻課程《生命的起源與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葉蟲是怎么制作出來的(1)
- ·科普特展《美麗奇妙的雨花石》將于6月9...(1)
- ·沖積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構造(1)
- ·隴原大地上六千萬年前的主宰——恐龍(1)
- ·確認昆蟲與甲殼動物的最早祖先為5.2億年...(1)
- ·由“古羅馬斗獸場的結果是獅子比老虎厲...(1)
- ·《聽化石的故事》后記——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國際巡回展登陸廣...(1)
- ·惠農“化石溝”真的有化石(1)
頻道總排行
頻道本月排行
- 182埃及發現“死神鯨”化石——4千3百萬年前水陸兩棲的鯨魚祖先
- 111保加利亞發現最后一只歐洲大熊貓 600萬年前在森林濕地中...
- 106科學家新發現了一種奇特的滄龍 有鯊魚一樣鋒利的切牙
- 105迅猛龍等雙足行走掠食性恐龍奔跑時可以達到每小時45公里...
- 98人類大腦16萬年來在大小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 95最后一只歐洲大熊貓600萬年前生活在保加利亞的森林濕地中
- 94研究發現過去16萬年里人類顱骨物理變化可能是由飲食和生...
- 87《考古與人類學科學》:研究發現史前人類利用鳥類資源的...
- 87研究表明80萬年前人類就開始用火
- 84英國萊斯特郡查恩伍德森林出土已知最古老動物捕食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