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猛龍等雙足行走掠食性恐龍奔跑時可以達到每小時45公里 可與博爾特“并駕齊驅”
2021-12-21 10:05:53 來源:化石網 評論:0 點擊:
迅猛龍等雙足行走掠食性恐龍奔跑時可以達到每小時45公里 可與博爾特并駕齊驅(化石網整理)據cnBeta:一項新研究分析了獸腳亞目恐龍的腳印化石,這是一組包括迅猛龍在內的雙足行走掠食性恐龍,并發現這種已滅絕


迅猛龍等雙足行走掠食性恐龍奔跑時可以達到每小時45公里 可與博爾特“并駕齊驅”
(化石網整理)據cnBeta:一項新研究分析了獸腳亞目恐龍的腳印化石,這是一組包括迅猛龍在內的雙足行走掠食性恐龍,并發現這種已滅絕的恐龍在奔跑時可以達到每小時28英里(每小時45公里)的速度。這也恰好與尤塞恩·博爾特在2009年世界田徑錦標賽上創下的100米跑記錄的最高速度幾乎完全相同。
然而,研究人員說,這種速度型恐龍的足跡顯示出突然的速度變化,表明這種生物在奔跑時進行了機動。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它在賽道上與博爾特一起直線奔跑,它是否能夠輕易地超過博爾特。
所有這些都是基于一個由西班牙和阿根廷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對西班牙的兩組獸腳亞目恐龍足跡化石進行的新研究,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報告》上。這兩組足跡被稱為La Torre 6B和La Torre 6A-14,由1億多年前早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印跡組成。
“為La Torre的兩組足跡計算出的速度是有史以來為非鳥類食肉動物足跡計算出的前三名速度之一,”研究的結論是,作者補充說,無法確定到底是哪個物種制造了這些足跡。
據報道,在猶他州和得克薩斯州,有兩組恐龍足跡被認為是由移動速度更快的動物造成的,其中最快的達到了每小時30.6英里(每小時49公里)。這些足跡也被認為是來自于獸腳類動物。
有趣的是,在La Torre的兩個足跡中,最快的一個也是表明“機動恐龍”的一組足跡,表明是一種特別靈活和快速的動物。據估計,它也比制作另一組足跡的慢速恐龍要小。
相關報道:時速40公里!腳印“知道”這恐龍跑得有多快
(化石網整理)據科技日報(張夢然):針對西班牙拉里奧哈發現的一些化石足印的分析顯示,一些獸腳類物種——兩足行走的捕食性恐龍,能達到每小時45公里的奔跑速度。這一古生物學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上,這是迄今計算出的獸腳類恐龍最快的奔跑速度之一。
西班牙拉里奧哈大學研究團隊此次分析了兩組足印,分別被標記為行跡“La Torre 6A-14”和“La Torre 6B-1”,時間可追溯至早白堊世(1億4500萬至1億50萬年前)。La Torre 6A-14行跡有五個保存下來的足印,而“La Torre 6B-1”有七個足印。這些足印有三個腳趾,長度大于寬度,可能是同一種獸腳類恐龍留下的,但很難確定其具體物種。研究團隊認為,這一未知物種體型中等,非常敏捷,可能來自棘龍科或鯊齒龍科。留下“La Torre 6A-14”行跡的恐龍比留下6B-1行跡的恐龍體型更大。
根據這些足印的角度和距離,研究人員計算出留下6A-14行跡的獸腳類恐龍能以23.4—37.1公里/時的速度奔跑,而留下6B-1行跡的獸腳類恐龍能以31.7—44.6公里/時的更快速度奔跑。這一速度在基于獸腳類足印估算的奔跑速度中可排前三。
經估算,6A-14行跡的奔跑速度在平穩持續地提升,而6B-1行跡的速度出現了急劇變化,研究人員認為,這意味著這只恐龍在一邊奔跑一邊還調整方向。
上一篇:意大利洞穴發現有一萬年歷史的初生女嬰墳墓 屬歐洲已知同類型最古老墓葬
下一篇:混合形態鐘模型改善中生代鳥類的分異時間和演化速率的估計
分享到:
收藏

評論排行
- ·唐永剛:一名純粹的化石獵人(4)
- ·發現17萬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廠...(3)
- ·5000多年前的中國人養什么貓?(3)
- ·譴責《琥珀鑒定與評估》一書的侵權盜圖行為(2)
- ·中國南方發現稀有化石:7000萬年前竊蛋...(2)
- ·隨著智人的演化 非洲東部的環境與技術...(1)
- ·“世界杰出女科學家”張彌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疊系孢粉學研究新進展(1)
- ·60集大型視頻課程《生命的起源與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葉蟲是怎么制作出來的(1)
- ·科普特展《美麗奇妙的雨花石》將于6月9...(1)
- ·沖積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構造(1)
- ·隴原大地上六千萬年前的主宰——恐龍(1)
- ·確認昆蟲與甲殼動物的最早祖先為5.2億年...(1)
- ·由“古羅馬斗獸場的結果是獅子比老虎厲...(1)
- ·《聽化石的故事》后記——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國際巡回展登陸廣...(1)
- ·惠農“化石溝”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