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
2015-06-28 10:51:33 來源:化石網 評論:0 點擊:

《征程: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內頁(圖片:中國古動物館網站)(化石網配圖)
(化石網報道)據中國古動物館網站:最近上映的《侏羅紀世界》勢頭極猛,不到一周就拿下5.118億美元,立刻刷新了全球首映票房新紀錄,著實讓恐龍為首的各路古生物又火了一把~不過,錢咱可以掏,槽依然要吐,票房的火爆仍然hold不住文化水平日益精進的新時代影迷們,影片中暴露的各種知識漏洞,主動攻擊的甲龍、長牙的似雞龍、所有恐龍依然身披鱗片而非如近年發現的那樣覆蓋羽毛、甚至女主角的“高跟跑鞋”都被吐槽個稀巴爛……大片永遠是大片,咱要是爆米花吃完了還想在銀屏下記點筆記,學點古生物學知識,《侏羅紀世界》的那點干貨是不夠的…
那么,有沒有看起來有趣,干貨又多的呢?當然有!由加、中、澳三國古生物學者共同創作的科普力作《征程: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強勢來襲!
《征程: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以中國的15個古生物類群為軸,以脊椎動物演化歷程為緯,描繪了從魚到人的偉大征程。其中既有化石的細節勾連,又有9個關鍵演化轉折點的奇妙故事,將5億年的歷史講得生動有趣,恢弘而不失其細節,充滿了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這本書不僅回答了“我們從哪里來”,還讓我們看到生命演化歷程中充滿的驚奇、偶然與不可思議,將知識性、歷史性以及有趣的學術新觀點融為一體,是古生物科普圖書中的一次首創。
為了讓讀者有一個更良好、通暢的閱讀體驗,本書的裝幀設計風格別具匠心,首創了一種中英文雙語對照的裝幀設計形式,即英文橫排在左側、中文豎排在右側,讀者可以同時翻閱中英文內容,做到每頁中英文完全對照的特別設計。
那么,這么有趣的書,古生物學界的大牛們怎么看呢?
這是迄今為止我所知道的,基于中國的精美化石寶庫描繪“從魚到人”的故事中,內容最為豐富、最具權威性、并且最有趣味的一本書。我有理由相信,這本書將成為經典,并為世界各國的讀者所喜愛。
——周忠和(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國際古生物協會主席)
這是一部優秀的古生物科普讀物。立意新穎,創作精心。15個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古生物群各具特色,脊椎動物九大演化事件的介紹形象生動。不僅從科學知識方面擴展了讀者視野,也處處浸透著文學與藝術的風采。
——孫革(中國古生物學會副理事長、沈陽師范大學古生物學院院長)
人類對自然歷史的探索永無止境,化石是研究自然歷史的重要鑰匙之一。這是一本關于化石的書,但作者的情懷已經超出了化石。這樣的好書現在太少了。
——孟慶金(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
這是對中國豐富的脊椎動物化石產地一次精彩的、最新的介紹。不僅所記述的化石發現非常之新,而且這一國際作者團隊以其獨特的視角深入闡述了這些發現的重要意義。文字優美且插圖精致。
——Michael Benton(國際古生物協會前任主席、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教授)
中國是現今世界古生物發現領域最迷人的地方。從揭示最早脊椎動物動物起源的化石,到見證我們自己所屬人種早期演化的產地,其間又穿越了白堊紀令人震驚的恐龍和翼龍時代——所有這些你都可以在這本書中見到!不用多說,這就是古生物愛好者的必備書!
——Alexander Kellner(巴西科學院院士、巴西國家博物館、里約聯邦大學教授)
中國有天賜的、精彩的化石記錄,從帶羽毛的恐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遺跡,到巨型海百合間游動的海怪。但語言的障礙讓西方讀者無法一窺究竟。這本書的作者將這些化石發現連同中國古生物學的研究一并呈現于此,其中也包括做出這些重要發現的中外學者的圖像檔案。
——James M. Clark(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世界知名恐龍學者)
這是一本時髦而大膽的著作,里面有驚人的圖片和豐富的文字信息,通過來自中國的眾多壯觀的化石發現,講述了我們人類自己進化的恢弘故事。中國的古生物學填補了生命進化過程中的一系列重要空白,而這本書正是對他們世界級的化石發現的最好的視覺慶祝。
——John Long(古脊椎動物學會主席、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教授)
除此之外,著名的世界級恐龍學者徐星還在《自然》(Nature)雜志上專門撰文推介這本書。
相關報道
(化石網報道)據北京晚報(蔡文清):在書中,這段史詩般的歷程藉由15個有代表性的中國古生物群以及數萬塊珍貴的化石為憑證,引領化石愛好者踏上遠古生命的探秘之旅。
最近上映的大片《侏羅紀世界》橫掃各個影院,票房屢創新高,不過不少古生物迷卻對片中的“硬傷”忍不住吐槽:主動攻擊的甲龍、長牙的似鳥龍、所有恐龍依然身披鱗甲而非如近年發現的那樣覆蓋羽毛……有人調侃,如果想學地道的古生物知識,光看大片是不行的。有沒有看起來有趣、干貨又多的“寶典”呢,還真有,于近日出版的由加、中、澳三國古生物學家共同創作的科普力作《征程: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一書充分展現了古生物的科學之美。
《征程: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是一部由三位來自不同國度的古生物學家還原與重建的中國古脊椎動物演化的歷史,不僅回答了“我們從哪里來”這樣的高深問題,還讓讀者看到了生命演化歷程中的驚奇、偶然與不可思議。作者把這縱橫5億年的歷史講得生動有趣,恢弘而不失其細節,充滿了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將知識性、歷史性和有趣的學術觀點融為一體,是古生物科普圖書的一次首創。
“我們面臨的最大的一個挑戰就是如何取舍。”該書的第二作者是中國古動物館的館長、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古兩棲類的王原研究員,他表示,限于書的篇幅,最終舍棄了一些重要的化石,但相信書中所挑選的史前動物能夠代表脊椎動物在中國演化的總體面貌。
“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在書中,這段史詩般的歷程藉由15個有代表性的中國古生物群以及數萬塊珍貴的化石為憑證,一些我國特有的高清晰化石圖片和結構復原圖系首次精心呈現,引領化石愛好者踏上遠古生命的探秘之旅,特別聚焦了“從魚到人”演化中的九個精彩轉折,值得讀者細心品味。
為了讓讀者有一個更良好、通暢的閱讀體驗,本書的裝幀設計風格別具匠心,首創了一種中英文雙語對照的裝幀設計形式,即英文橫排在左側,中文豎排在右側,讀者可以同時翻閱中英文內容,體驗不一樣的閱讀樂趣。
上一篇:《琥珀——穿越時空的精靈》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
下一篇:《探秘遠古人類》書評

評論排行
- ·唐永剛:一名純粹的化石獵人(4)
- ·發現17萬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廠...(3)
- ·5000多年前的中國人養什么貓?(3)
- ·譴責《琥珀鑒定與評估》一書的侵權盜圖行為(2)
- ·中國南方發現稀有化石:7000萬年前竊蛋...(2)
- ·隨著智人的演化 非洲東部的環境與技術...(1)
- ·“世界杰出女科學家”張彌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疊系孢粉學研究新進展(1)
- ·60集大型視頻課程《生命的起源與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葉蟲是怎么制作出來的(1)
- ·科普特展《美麗奇妙的雨花石》將于6月9...(1)
- ·沖積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構造(1)
- ·隴原大地上六千萬年前的主宰——恐龍(1)
- ·確認昆蟲與甲殼動物的最早祖先為5.2億年...(1)
- ·由“古羅馬斗獸場的結果是獅子比老虎厲...(1)
- ·《聽化石的故事》后記——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國際巡回展登陸廣...(1)
- ·惠農“化石溝”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