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農“化石溝”真的有化石
2017-05-11 11:34:30 來源:化石網 評論:0 點擊:
惠農化石溝真的有化石(化石網報道)據新消息報(宋曉意):在銀北傳說著一條化石溝,據說里面有許多古樹化石,吸引各路驢友前去探險。近幾日,記者聯系到石嘴山市文物管理所,在張改過所長的推薦下,曾擔任原惠

惠農“化石溝”真的有化石
(化石網報道)據新消息報(宋曉意):在銀北傳說著一條化石溝,據說里面有許多古樹化石,吸引各路驢友前去探險。近幾日,記者聯系到石嘴山市文物管理所,在張改過所長的推薦下,曾擔任原惠農區文物管理所所長、目前被石嘴山市文物管理所返聘為文博顧問的83歲的艾天恩老人決定與記者一同進山,探尋化石溝的“廬山真面目”。
5月4日7時許,黃沙漫天、大風疾吼,艾老身穿迷彩服、頭頂小圓帽,和記者從大武口一路驅車趕至惠農區燕子墩鄉。大約半小時路程,行至燕子墩鄉簡泉村轄區的一處水庫時,燕子墩鄉負責人早已等候在此。為了提前了解情況,艾老先在負責人的手機上查看了之前拍攝的圖片,“這么粗的線條,看起來不太像化石!”但是照片終歸無法判定,還是要到實地去探訪。于是,順著公路一路向北,在公路左邊護欄開的一個岔口,一行人順著彎彎曲曲的鄉間路,一直向賀蘭山深山開去。剛走不遠還能驅車前往,但越走,巨石橫在路中間,只能選擇步行進山。燕子墩鄉村監會主任徐進國充當了向導,而當初也正是因為他,這座無名的小山溝近些年來才變得熱鬧起來。
“2014年春節,銀川的妹夫來家里串門,閑著沒事就帶他上山轉轉,”徐進國帶領著一行人邊走邊說,當年,他和妹夫一路向山里走去,走了半個多小時后路過一片小水池,發現山間石頭表面有許多奇奇怪怪的黑色圓圈,看起來像極了樹木的年輪,越往里走越多,“這應該是樹木化石!這么多!”妹夫興奮地用手機拍下了照片,等回到銀川就迫不及待地傳到了網上,網上驢友紛紛慕名前往。
“原先來這里的人還不多,這幾年總有外地車輛來找化石溝。”徐進國笑著說,本來一條無名山溝,也被大家傳成了“化石溝”,剛開始鄉親們還不知道驢友說的就是這里,現在也習慣跟著這么叫了。
石壁上有密密麻麻的古樹化石
聽著徐進國的故事,一行人繼續往前走去,一路上腳下頗多碎石,山坡上的植被也較為稀少,最多的便是寥寥幾棵沙棗樹。先前的路還算寬闊平坦,可是再往里走去,道路愈發狹窄,也只剩下怪石林立,行走沒多久,便來到了一處陡坡。爬上陡坡行至一塊2米多高的巨石前時,眾人被堵住了去路,對于年輕人而言,可以輕而易舉地利用兩山之間與巨石的縫隙爬上去,但是對于83歲的艾老而言卻顯得有些艱難,試圖爬了幾次后艾老的腿有些承受不住,便放棄了。于是,迂回,選擇另外一條道路。
從旁邊的小山坡走了上去,卻遇到了另外一個難題:上坡容易下坡難。一個2米多高、近90度垂直的斷壁又絕了去路。掙扎了半個多小時,徐進國先下去利用石頭在斷壁上鑿出落腳點,艾老休整半小時后,在徐進國和記者的保護下,才有驚無險地落到了平地。
至此,再往里走上十幾分鐘,便能在沿途路過的石面上隱約看到黑色的圓圈,仔細看發現上面一層又一層套著細細的黑色線條,與年輪十分相似。“這么細的線就對了!”艾老看到后不由得欣喜,再往里走去,中間的石面上,左右兩側的石壁上,都有密密麻麻的古樹化石。小的直徑幾厘米,大的直徑超過數十厘米,一些保留了圓圈的形狀,有的則因為地質運動而變成了長方形、正方形甚至多邊形,而最神奇的一個古樹化石被拉伸成了如雪花狀,直徑也有二十多厘米,還有的古樹化石則連成一片,長達幾十厘米。
有的化石遭到破壞保護有些無力
順著路再往里走去,石面上的古樹化石輪廓也更加清晰,走到道路盡頭,會看到在一片較為平坦的地方分布有密密麻麻的古樹化石,兩個化石之間間隔只有一拳的距離。“大約1.7億年前,石嘴山這片地區高大的喬木密密麻麻,低矮的灌木郁郁蔥蔥,所以才能看到今天古樹化石緊挨的場面。”據艾老介紹,這些樹木經過地質運動后被保存了下來,今天才能得以重見,F場,經過艾老的粗略估算,此次證實的古樹化石大約面積在300平方米左右,數量達到數百個。而目前,這也是繼西河橋古樹化石等8處之后,石嘴山市發現的第9處古樹化石。“這里真不愧為化石溝,但是如果能夠再發現一些古生物化石,這座山就更有價值了!”望著三百多平米的古樹化石,艾老感慨道。
正在這個當口,徐進國的一聲嘆息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哎!可惜了!誰這么沒素質,把化石挖走了!”徐進國指著一片坑坑洼洼的石面說,這里原先是最漂亮的地方,石面平平坦坦的,這上面的化石是最漂亮清晰的,可是如今卻成了一片坑坑洼洼的狀態。記者上前觀察發現,許多地方石頭已經出現斷層,而斷層處還可以清晰看到古樹的年輪,但是可惜的是,化石已經不復完整。
“現在鄉上雖然有專人在看管,可是這么大個山,這幾年游人也多,管理起來實在有難度!”回來的路上,記者一行人遇到了一個數十人參與的戶外拓展團隊,徐進國看著他們往里走,便自己悄聲叮囑著“不要破壞化石啊”。據了解,目前,燕子墩鄉也希望將這條溝利用起來發展特色旅游,方案還未定下來,但是日后將加大力度進行保護。
由于目前惠農區沒有專門的文物管理所,所以針對這種現象,記者又來到惠農區商務和文化旅游局進行了解,該局負責人表示目前該片區的管理權限不清,而且化石也不歸屬于文物類別,所以不好管轄。但是,該局負責人表示:“惠農區今年將在西線,把羅家院子、石刻塔、烽火臺等文物點串聯起來發展旅游業,通過這種形式將化石溝的旅游進行保護和開發。”
相關熱詞搜索:化石
上一篇:自貢恐龍博物館侏羅紀地層與古生物研究中心迎來泰國恐龍研究學者
下一篇:重慶合川區舉行《中國恐龍》及“合川馬門溪龍”郵票首發式新聞發布會
分享到:
收藏

評論排行
- ·唐永剛:一名純粹的化石獵人(4)
- ·發現17萬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廠...(3)
- ·5000多年前的中國人養什么貓?(3)
- ·譴責《琥珀鑒定與評估》一書的侵權盜圖行為(2)
- ·中國南方發現稀有化石:7000萬年前竊蛋...(2)
- ·隨著智人的演化 非洲東部的環境與技術...(1)
- ·“世界杰出女科學家”張彌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疊系孢粉學研究新進展(1)
- ·60集大型視頻課程《生命的起源與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葉蟲是怎么制作出來的(1)
- ·科普特展《美麗奇妙的雨花石》將于6月9...(1)
- ·沖積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構造(1)
- ·隴原大地上六千萬年前的主宰——恐龍(1)
- ·確認昆蟲與甲殼動物的最早祖先為5.2億年...(1)
- ·由“古羅馬斗獸場的結果是獅子比老虎厲...(1)
- ·《聽化石的故事》后記——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國際巡回展登陸廣...(1)
- ·惠農“化石溝”真的有化石(1)
頻道總排行
頻道本月排行
- 476肥西縣上派鎮:“恐龍進化史小課堂”開課啦
- 438湖北巴東八斗坪村發現東方劍齒象臼齒及象牙化石
- 371廣東河源今天實起施新條例:私人收藏恐龍蛋也是違法
- 146遼寧朝陽被譽為“地球上第一只鳥飛起和第一朵花綻放的地方”
- 128“中華恐龍之鄉”廣東河源的底氣:腳下遍地是恐龍蛋 還...
- 113護了生態 富了口袋 講述人:云南省祿豐縣恐龍化石保護...
- 112“巖芯”里發現十多種貝殼和螺化石 證廣東三水6000年前...
- 102人類文明的第一把圣火在這里燃起!西侯度發現180萬年前人...
- 101烏拉特中旗溫更鎮溫明煤礦下侏羅統地層中發現銀杏和枝脈...
- 1001997年發現“漢陽人”頭骨化石:湖北武漢地區人類活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