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特展《美麗奇妙的雨花石》將于6月9日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開展
2018-06-06 12:00:03 來源:化石網 評論:0 點擊:
科普特展《美麗奇妙的雨花石》將于6月9日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開展(化石網報道)據南報網(記者 毛慶 通訊員 盛捷):科普特展《美麗奇妙的雨花石》將于6月9日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開展,70多件雨花石藏品現場展


科普特展《美麗奇妙的雨花石》將于6月9日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開展
(化石網報道)據南報網(記者 毛慶 通訊員 盛捷):科普特展《美麗奇妙的雨花石》將于6月9日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開展,70多件雨花石藏品現場展出。今天(6月5日),博物館召開發布會,介紹這批雨花石藏品背后的故事。
雨花石是一種天然寶石,主要產于六合等地,是南京一張亮麗的名片。此次展覽包括雨花石來源、雨花石文化、雨花石科學意義和雨花石鑒賞四個部分。與一般雨花石展覽不同,此次展覽主要突出科普元素,比如,講述雨花石形成過程背后巖漿活動、造山運動等地質事件。此外,雨花石除了外表鮮艷美麗外,它還是一種化石的保存形式,其中包裹有各種動植物化石,它們真實見證了地球曾經有過的生物多樣性,反映一個地方的生物面貌和自然環境。這些幾乎立體保存下來的化石雨花石不僅色澤多彩,具有觀賞性,而且生物結構清晰,富有科學性。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批展出的雨花石非常漂亮,有的像一條魚,旁邊還有逼真的水草;還有的名為“西子泛舟五湖”,看起來就像一條帶頂棚的小船,悠閑地在湖中蕩漾。一塊名為“燭光”的雨花石,整塊石頭呈雨滴狀,成人半個手掌心大小,雨花石上布滿了點點白色,就像一束束燭光閃耀。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館長馮偉民介紹,南京地區雨花石中的化石種類眾多,大約成形于2000萬年前,大多數化石的生物結構保持完好,包括珊瑚、鸚鵡螺、苔蘚蟲等,是古生物研究的極好材料。而這塊化石上的白色點狀物質就是珊瑚的尸體,這種珊瑚蟲一般固著海底生活,頂端有口,圍以一圈或多圈觸手,以便捕獲海洋里細小的浮游生物,眾多的珊瑚可以形成珊瑚礁。目前雨花石化石中可見的是僅存的珊瑚骨骼。
相關熱詞搜索:雨花石
分享到:
收藏

評論排行
- ·唐永剛:一名純粹的化石獵人(4)
- ·發現17萬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廠...(3)
- ·5000多年前的中國人養什么貓?(3)
- ·譴責《琥珀鑒定與評估》一書的侵權盜圖行為(2)
- ·中國南方發現稀有化石:7000萬年前竊蛋...(2)
- ·隨著智人的演化 非洲東部的環境與技術...(1)
- ·“世界杰出女科學家”張彌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疊系孢粉學研究新進展(1)
- ·60集大型視頻課程《生命的起源與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葉蟲是怎么制作出來的(1)
- ·科普特展《美麗奇妙的雨花石》將于6月9...(1)
- ·沖積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構造(1)
- ·隴原大地上六千萬年前的主宰——恐龍(1)
- ·確認昆蟲與甲殼動物的最早祖先為5.2億年...(1)
- ·由“古羅馬斗獸場的結果是獅子比老虎厲...(1)
- ·《聽化石的故事》后記——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國際巡回展登陸廣...(1)
- ·惠農“化石溝”真的有化石(1)